第(3/3)页 苏誉继续问道:“城中如今风气如何?” 李三郎说:“城中读书人和百姓们都在讨论府君先前让葛先生发布的檄文,大家都觉得府君此次进京捉拿国贼是正义之举。” “但也一部分人觉得府君是想要造反,要改朝换代,骂府君是反贼。” “不过他们如何说,也影响不了守军,因为带头的黄州府知府他是坚定要抵挡府君前行的。” 苏誉又问:“朝廷那边的命令下来了?” 李三郎摇摇头:“暂时没听说。” “府君动作太快,朝廷那边估计也还在观望。” 苏誉沉吟道:“他们是想着看我会不会直接就被挡在河中地区后,直接就放弃了。” “既然他们还想看着,那就让他们看看吧。” “你再好好与我说说这边水流与县城的分布。” 苏誉喊上李大郎与其他将领,按照李三郎打听的消息和此前他们就有的地图开始商量部署兵力。 李三郎说的这渡口对他们来说不是什么好地方,这句话是没有夸大成分的。 这渡口是重要的交通枢纽,因为它周边都有县城。 他们兵一到这里,就相当于被周边的县城给围住了。 除非逆流回到西南去,不然便会被四处夹击。 “府君,我们可要兵分几路去分别把这周边的县丞都占下?” 李大郎问道。 苏誉数了数。 他们在的渡口位置,附近加上对岸,有四五个县城。 在他们屁股底下,也有一个。 这些县城联合起来,带着守军来偷袭的话,还真的不好处理。 而且有些地方大船过不去,他们得换小船把战斗人员和武器运过去。 “这地方,不好搞。” 顾老头身边的吴副将先跟了过来,他说道:“我们要把这边城镇占下,得花不少精力。” 苏誉想了想,说道:“其实也没有这么麻烦。” “一半人留守,剩下一半人去攻打黄州府。” “黄州府城外大炮一响,用不了多长时间,周边所有的县城都得带人去救援。” “到时候我等他们把兵力全集中在一起,全部击破即可。” 第(3/3)页